桐城派,顾名思义即是在桐城这个地方形成的一个文化派别,是清代规模最大的散文流派。
说到桐城,笔者上一篇文章写到的六尺巷也是在这个地方。
现在的桐城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安庆市,西临大别山,东靠长江,素有“七省通衙”之称,风景优美,自古人才辈出。
桐城派即在此地形成并发展壮大,主导清代文坛200多年,直到今日也依然有影响力。其早期成员大多数都是桐城籍贯的读书人。
桐城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
戴名世是桐城派义法伦理的先驱者、先行者,他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等理论,要求为文要“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 对后来桐城派的建立以及在后期的创作特点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方苞则是推动桐城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也是到此时,桐城派才算是正真意义上建立起来了,方苞也因此被誉为“一代文宗”,他提出的“义法”理论,被视为“凡文之愈久而传”的根本法则,“是集古今文论之大成”。
刘大櫆在继承方苞“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神气”说,他是桐城派的开拓者、奠基人。弟子中以姚鼐最为著名。
兴盛
乾隆年间到鸦片战争之前是桐城派的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有姚鼐,他主张文章的核心在于“义理、考据和辞章”。他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对桐城派具有定鼎之功。
有的读者可能会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考据学兴盛发展的时期,一次是在宋代,如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金石学上就有比较大的成就;第二次就是在清代中期,桐城文化兴盛之后。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桐城派促进了清代考据学的发展。
戴名世、方苞、刘大櫆与姚鼐合称为桐城派“四祖”。
其中方苞、刘大櫆、姚鼐具有师承关系,即方苞是刘大櫆的老师,刘大櫆是姚鼐的老师,可谓是一脉相承。
桐城派理论体系完善,创作特点鲜明,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文人之间形成了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风气。因此桐城也被称为“文都”。
末落
鸦片战争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曾国藩。此时的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壮大,新思想、新理论开始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当时的有识之士皆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坚持程朱理学的桐城派,拘泥于古法,显然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被时代抛弃似乎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结语
桐城派萌芽在明代中期,形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乾隆时期,没落于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仿佛昙花一现。
这一曾经在清代名噪一时的文学流派,在今天,除了专门研究这领域的学者,好像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认真解读他们的作品以及作品中的思想了。桐城派似乎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地被尘封在故纸堆中了。
桐城派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不热衷于富贵功名的文人气节,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后世者去学习、去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