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赏,当然有辅佐自己成功的荀彧一份。功劳甚大的荀彧,收到了来自曹操千户食邑和三公的职位。
千户食邑荀彧收了,但是这三公之位,荀彧却接连派自己的侄子荀攸推辞十多次,一直不愿任职。
这做派让曹操哈哈大笑,笑完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因为曹操知道,荀彧不要官职背后的言外深意:明公啊,我的主公,复兴汉室让万民安泰才是你现在最该做的,至于官职,那对于我不重要!
知道知己荀彧真心的曹操,就在同年冬问计荀彧说:自己准备讨伐刘表,你看咋打比较好?
看着终于行动的曹操,荀彧说了一句话:
今华夏己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这就是荀彧史有记载的最后一次献策曹操!
听从荀彧建议,曹操派军从宛、叶突击,一鼓作气干翻了刘备,震慑的荆州投降。
但自那以后,荀彧就再也没有给曹操献过一策,直到最后的自尽,他都一言不发。
这又是为何咧?
别奇怪,因为当时的汉朝儒生们还是很勇敢的。他们的思想也影响左右了荀彧的一生,让他最后死在了理想之下。
回顾历史看,汉朝初年的黄老思想,讲究无为而治,那个时候的儒生都很低调。
因为不低调的,被猪给拱了。
这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汉武挥鞭时代,刘彻寻思,自己庞大的帝国没有一个稳定的思想形态,不利于自己的雄图大略和万事江山,就在多种思想中找到了儒学作为自己的立国思想。
于是,董仲舒出现了,独尊儒学成了真,不过当时的儒学,跟后世的儒学普别很大,叫做新儒学思想。
这新儒学思想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那就是融合了不少孟子学派的精神。
孟子学派的精神有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简言之,民本思想!
这就让皇帝地位,在儒生心中并没有多么崇高,也不存在后世凌然不可侵的感觉。
当时的董仲舒为了遏制皇权,甚至还在思想中提出了一个天人感应学说,用来做防备皇权无节制扩大的暗门。
意思是:皇帝要修德,要勤奋,要治国,天下太平了,国家就会好,天下不太平了,这天就会感应到,时不时弄个流星啊,地震啊,这都是警示。
皇帝是“代天受命”,头上还有个老天在管他,要是胡作非为,是要遭遇报应的。
打了匈奴几十年,打得汉朝民不聊生,民怨四起,汉武帝自己都下了罪己诏。
这诏书,除了承认错误之外,也是为了挽救汉朝摇摇欲坠的合法性。
后续的汉朝皇帝,但凡有做得不好的,就会有儒生上表说:你老别干了,退位换个人得了。
这风气,在西汉一朝特流行,以至于汉平帝死后,天下人都认为汉朝该完蛋了。
这舆论风气,最后引出了实践者:王莽。
王莽这个儒生楷模,就这么在众望所归下成了新帝王。
可惜的是,王莽上任却逆转不了西汉积弊,一来二去,儒生们发现,这传说中的禅让,让有德者上位也不解决问题啊。
东汉建立后,刘秀是个聪明人,知道儒家威力的他虽然依旧崇儒,却给儒家上了一道枷锁。
刘秀说:王莽时代政治混乱,就是天下人举荐惹的祸,是禅让的错。
这说法,将王莽印刻上了耻辱柱,也让儒家禅让遭遇了连带攻击。攻击完之后,爽是爽了,但刘秀依旧担心啊。
于是就用了另一招维护皇权。
这招数就是谶纬之学,就是用迷信的方式,获取了各种天意的解释权。
这意味着帝王夺去了天象的解释权。
如果有灾难了,原本都说是皇帝的错,但这谶纬之学出来后,替罪羊就多了起来,也让皇帝的压力减轻了。
皇帝减轻了压力,汉朝也在刘秀的制度建设后皇权得到了提升。
皇权无人遏制了,胡作非为就多了。
啥宦官外戚轮流转啊,卖官鬻爵啊,党锢之祸啊,一轮轮来。
一看皇帝胡作非为,东汉儒生们纷纷引经据典寻思对策。
这其中最牛的就是荀爽,他编撰了《易传》,找寻合理推翻皇权的学术依据,诉求统和儒生。
这研究来研究去,还真就研究出了理论依据出来,跟五行八卦有关。
这研究成果太过晦涩难懂,就不多说了。
简言之就是,仁人君子上位治理国家才是正确的,如果被行为不端的皇帝、宦官、不法豪族窃取了位置就是不对的。
这群人就是“群阴”,要把他们赶下台,这样天下才会太平。
这话吗,其实就是车轱辘话,用一种合理的解释,将玄乎的谶语自圆其说,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那么这话为何能流传深远,让人信服咧?因为当时的人信谶纬之学啊,而且舆论引导人信啊!
这兖州和豫州是当时世家大族的根据地。
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就是豫州大族,他们就受到了荀爽思想的影响,对皇权的权威很不在乎。
这也能解释袁绍起兵后,对董卓立的汉献帝特不感冒,寻思扶持幽州牧刘虞为帝的因由。因为皇权在这群人看来,本就不算什么,你失了德行,被推翻是应该的。
而荀彧是什么人?答案是荀氏人啊,自己家人研究的学问,他能不知道?
相较于自家人荀爽搞理论研究,拥有济世之才的荀彧则用行动去践行自己的思想。
当时的汉朝啥情况,按照曹操诗词的说法就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一出董卓乱政,还有后来的李傕、郭汜之乱,让关中沃土成了人间地狱。
民生凋敝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这样的状况让不少人寻思,汉朝极端腐朽了,应该被推翻。
可是灭了汉朝的事情真就能好吗?因为皇权的无序扩张,才是动乱的根本啊!
汉朝虽然腐朽了,不堪了,但名分和大义还在,是拯救天下的口号,是合法性的助力,需要接力打力,然后用另一种力,去中和汉朝的恶,这股力量就是天下仁德的士子之力,只要这群人掌握了舆论高地,成了规则的制定者,成为了皇权的遏制者,这个天下才能好。
这概念偏理想化,如果非要套用的话,跟后来幕府将军和日本天皇,或者说跟东晋时代的皇族世家共治类似。
是一种用防范极端的方式,用权力制衡的行政模式,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个理想的最终目的不是拯救汉朝,而是拯救天下万民!
有了这想法,那么谁才是最合适的合作者咧?
袁绍不重视汉朝,他不是。
反而是一直打着忠臣旗号以“汉征西将军曹侯”,为梦想的曹操更合适。
因为他曾经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这理想的证明,除了讨伐董卓时的不计得失之外,也有儿子的名字为证。
曹操给自己的儿子曹丕、曹彰起名字的时候,用的表字都很有意思,一个是曹子桓,一个是曹子文。这从侧面表达了曹操做齐桓公,晋文公的心愿!
那一刻的他,人生目标是成为一个收拾汉朝残破时局的霸主,而不是一个新皇帝。
这理想,就跟荀彧很契合啊!
契合了之后,荀彧就投奔了曹操,然后成了曹操事业的最大助力。
当时的天下是世家大族的天下,书籍的昂贵让天下人才多处于士族之中。
可曹操啥身份,一个阉宦家庭的浊流,天然跟士族清流不共情,反而是对立面。
荀彧的到来,解决了曹操最大的问题。
作为士族领袖的荀彧,只要出马,人才不是纷至沓来吗?
在他的引荐下,关中、关东地区无数的人才都来了。颍川荀氏的荀攸和荀悦,钟氏的钟繇、陈氏的陈群、郭氏的郭嘉,还有寒门赵俨、杜袭纷纷加入曹操麾下。
后来的郗虑、华歆、司马懿、王朗、严象、韦端,也是荀彧提拔的。
这群人要么是名士,要么是干才,一个个都才华绝顶,为曹操建功立业,成了曹魏集团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人才,就是荀彧带给曹操的第一个帮助。
随后,荀彧又用自己的理念,让曹操获得了第二个助力,这就是汉献帝。
奉迎汉献帝之前,曹操属于袁绍关东士族联盟中的一员。
当时袁氏内斗争夺盟主地位,袁绍成了盟主,跟袁绍关系不错的曹操获得袁绍扶持,收获了兖州,也在袁绍帮助下击退了吕布。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中原群雄一个个凋零,剩下的仅有袁绍和曹操。
曹操的实力完全比不上占据四州之地的袁绍。如何弯道超车?
荀彧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奉迎汉献帝。
关东军阀同盟首脑的袁绍,对汉献帝这个关西军阀董卓拥立的帝王一直不感冒。
让曹操奉迎汉献帝,其实等于让曹操背叛关东同盟跟袁绍成为死敌。
关键时刻,荀彧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用一己之力促成了曹操奉迎汉献帝。
从善如流的曹操夜顶住压力,选择听从。
这一听从,就让曹操有了道义上的优势,进而在关东士族联盟中脱离而出,成了二号人物,也有了名正言顺的独立性。
除了这个好处之外,奉迎汉献帝也让曹操得以渗透关西诸侯势力,有了调动马腾、韩遂的可能,更让曹操收获了关中。
简言之:荀彧的建议,让曹操从关东诸侯联盟中脱颖而出,收获了地位,收获了地盘,也收获了大义。
各地豪族和士大夫一看皇帝去了曹操哪里,也纷纷来投,一时间,曹操势力肉眼可见的崛起!
为了将曹操扼杀在成长期,袁绍发起了官渡之战,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搞定曹操。
当时的袁曹对比,曹操无疑占据下风!
袁绍气势汹汹而来,带着十万大军,粮草无尽,战将千员。反观曹操,兵马不过3完,粮草也不充足。
战役开始,曹操利用先发制人优势,取得了白马、延津之战胜利,杀了文丑,也将袁绍军引过黄河进驻官渡,断了退路。
可实力的巨大差距,让曹操处于下风!
袁绍还不老实的用背后煽风点火方式,借助四世三公的家族威望让曹军人心惶惶。
按理说,这样的时刻胆怯是应该的。
曹操失去了信心,就写信给荀彧说:搞不定啊,我要撤了。
一看曹操如此软弱,荀彧坚定的表达了反对,说:先退者死,袁军锐气已尽,即将生变,让曹操继续坚持。
这话语中的坚定,其实也是谋划和算计的体现。
早在官渡之战两年前,孔融来投时夸耀袁绍强大,荀彧就感到了袁绍内部河北派与河南派的矛盾。
这矛盾随着曹操奉迎汉献帝,失去名分优势变的愈发激烈,也让荀彧笃定肯定会出问题。
河南派代表人物许攸因为家人犯法,被河北派代表审配捉拿,弄的许攸心惊胆战。
然后一溜烟跑到曹操这,投靠老朋友,顺带将袁绍军的底细透了个干干净净,劝说曹操别退军,偷袭屯粮重地乌巢。
偷袭乌巢成功,一举逆转了整个战局。
这场战斗如何胜利的?答案是荀彧料敌在先,曹操用兵有方。
官渡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的霸业,料敌在先的荀彧,虽然精于人心,但更精于政务。
知人善任的曹操就让荀彧总领后方,成了萧何。
这职位也跟曹操的司空和丞相职位有着微妙的关系。
尚书是啥官职咧?
原本仅是皇宫中负责文书传递的小官,后来在汉武帝时代,刘彻为了跟丞相争权,就给了宫中的尚书、侍中、散骑等小官议政的权力,让他们成了皇帝的秘书机构,组成了中朝官。
自那以后,尚书就有了命令外朝的权力。
东汉建立后,刘秀又加强了秘书机构的权力,将尚书台分立成了一个单独部门,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也让尚书令有了跟三公分庭抗礼的实力,等同于西汉的宰相。
从这个角度看,荀彧担任的尚书令,其实是一个跟曹操分享相权的存在。
让荀彧当尚书令足见这两人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合伙人关系。
他们合伙的目标就是:王佐之才的荀彧跟世之英雄的曹操,以拯救天下为目标,搭档一份事业。
因此曹操从不将荀彧当作臣子对待,说两人的关系时,形容词都是:共事。
共事,只有共同目标才有共事可能!
后来曹操为了进一步提拔荀彧的地位,让他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寻思让他成为跟自己地位一样的三公。
可是致力于拯救天下的荀彧,不愿意要这么个虚名,让荀攸推了十几次,推掉了三公的职位!
这背后深意就是:主掌内朝的尚书令更有实权,能发挥更大作用。
这作用就是遏制曹操的权力欲,让他一直按照自己的设想前行。
答案在于曹操的志向变了,跟荀彧的理想不兼容了。
这关键转变发生在赤壁之战后。
已然暮年的曹操,为了平定天下,在公元208年发起了赤壁之战,谁曾想却惨败在了孙刘联军之手。
荆州水军损失殆尽,重建遥遥无期,刘备飞升也让曹操压力山大。
失去了水军,有了新对手,曹操明白,这统一天下,自己是看不到了!
看不到统一的希望,让曹操失去了曾经的雄心壮志。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跟荀彧设想的那样,成为晋文公,齐桓公,将天下权力还给汉献帝?还是成为如同日本幕府将军那样的存在,让汉献帝成为虚君?
汉朝高度的集权体制,还有历史宿命一般的失去权力失去一切,让曹操只能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谋朝篡位。
失去权力等于失去一切,一旦自己死了,家族没有了权力,结局只能是个族灭。
时局所迫,理想让位。
自那以后,曹操开始了权力攫取之路,用一轮轮清洗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代替汉朝做准备,至于军事建树变的少之又少,仅仅出征西凉,占据关中,肃清了威胁中央的马超、韩遂和张鲁。
曹操消停了,刘备和孙权,特别是刘备开始活跃了起来,他们借助曹操无暇顾及的机会,拼命扩展地盘。
一来二去,刘备横跨荆益,还从曹操哪里打下了荆州,孙权攻略交州,在长江一线虎视眈眈。
这状况,无疑是天下三分的节奏啊!
荀彧如何能忍天下三分迟迟无法统一?
荀彧的志向是天下一统,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曾经的曹操一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心愿也是如此,可当曹操不在以统一天下、拯救乱世为己任,背弃了曾经的理想之后,两个人就是去了共事的基础。
按照史料的记载!
当时的情况是,董承以汉献帝名义谋杀曹操,因为事情泄露,全家要被灭族,牵连的人也要受罪。
看着怀有身孕依旧惨死的董贵人,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害怕了。
害怕之后,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信求助说:只有杀掉曹操才能终结这一切。
这伏完拿着信一看,不敢动手啊!
于是就找人求助,这求助的人就是荀彧。
荀彧一看,当即表达了不同意。
汉献帝真要杀了国之柱石曹操,于公于私,荀彧都认为不对。
可是不同意不代表要泄露消息,尚书令的存在,就是调和内外朝关系。
自己是内朝,曹操就是外朝,在荀彧看来,只有内外同心,才能拯救天下。为了不刺激曹操,荀彧把这件事给淹没了。
但这伏完却是个谋事不周的人,居然将伏皇后的信给了自己妻弟樊普看。
他认为南阳樊氏是正儿八经的东汉外戚,应该会事汉献帝的人。
谁曾想这樊普却是个二五仔,一看这信,立马跟曹操举报,说有人要刺杀。
这举报就让曹操有了防备。
气氛的诡异让荀彧察觉到了,瞒不过去的荀彧选择主动向曹操举报,并且劝说曹操不要冲动。
看见前来的荀彧,曹操说,伏皇后咋办?
荀彧说,废掉就行了,不要牵连太多。
曹操又问,为什么之前不说?
荀彧回答,之前忘记了!
曹操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如何能忘记。
这一来二去,荀彧就露馅了,也沉默了!
这件事就此成了曹操心中的一根刺,也为两人的关系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成了魏王的他,开始用魏国的官员取代汉朝的官员,设立储君将魏公的位置传给了子孙,篡位之意昭然若揭。
荀彧不断反对,收效微乎其微。
失望的荀彧,在曹操前往寿春劳军的时候,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指望寻一个两人面谈的机会。
但这最后一次,曹操依旧没给他好脸色,只行了个礼就送客,还暗示荀彧说:你要让我信任你也行,去杀了伏皇后吧?
荀彧高傲如此,如何能做这样的事情?
最后,命运的终点来了,曹操送来了一个空食盒。
这言外之意不少人都说,再也没有汉朝俸禄可吃了,其实这理解是有误的。
曹操意思是,你别吃饭了我希望你离开,跟汉朝俸禄关系不大。
不留情的曹操,就这么用不算体面的方式,送走了自己曾经的合伙人。因为他明白,高傲的荀彧,心有坚持的荀彧,是收买不了的。
荀彧死了,就这么死了。
在荀彧的理想中,汉朝的存在,有利于曹操统一天下,让天下安然。
他并非汉室忠臣,也不是曹操的党羽,仅仅是一个梦想拯救天下的人。
虽然不算纯粹的忠臣,他的作为却不愧志存天下的君子。
这仁人君子,让无数人怀念,就连后来的权臣司马懿都说: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至于那个曾经的少年,那个想做征西将军的英雄,最后却成了王莽。
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昭位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