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用一句话来描述,每个人的理解、经历、理念不一样,
想到的词汇不会一样。
出神入化,汉语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还形容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出自《西厢记》。
绝妙的、自由国度的境界,不正是汉语带给人的享受吗?
中国古代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当时已经出现了刻划符号。
汉字的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
这一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它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用于占卜。
甲骨文笔画虽然简单,但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特征,如横、竖、点、斜、曲等基本笔画。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出的,国图公开课里面有专栏:语言文字学专栏,
是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对了解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传承有着巨大的帮助,听后如醉如痴,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滋养。
尤其是听了王宁教授的课更是受益匪浅。
她把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找回他们自己的文化精华为己任,
坚守“走适应汉字汉语特点的自主创新之路”,
奋斗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领域,学术成绩昭著,建树颇多。
王宁,浙江海宁人,著名语言文学专家,著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著作。
她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在国图公开课播出,反响巨大。
听到她娓娓道来,解析字的演化,
她的第一讲,《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就被深深的吸引,
古代牙齿的齿,就是一个口里面上下分开的两个大门牙,
折射出古代人造字时,
体现出的人和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合与共的关系。
这本书还获得了“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两个奖项。
第二讲,讲到,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就是汉字。
中华文字,代代相传,彰显出中国人的智慧和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
既有其历史根源也有其哲学根基,又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中华语言文字的历史,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看到,164万人次的公开课,收听记录,可见中华汉字的魅力和高贵。
汉字经过千锤百炼,博大精深、举世无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文化自信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