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百科 手机版

北京玉泉山为什么不开放(京城最神秘的禁地)

引自《燕京胜迹》,1927年出版


翻阅北京旧影,时常能看到这样山上山下双塔同框的老照片,山为玉泉山,山上是玉峰塔,山下名华藏塔。但这样的场景如今是再难有人能拍到了,因为玉泉山在1949年后就已成禁地,再未对外开放。


1908年,柏施曼拍摄


1910年代,William Boyd Cooper拍摄


说起禁地,北京作为帝都,有许多历代的皇家禁地。但到今天,许多曾经的禁地都一定程度地向公众开放,褪去神秘的面纱。即使是作为中国政治心脏的中南海,也时常有影像流传。但惟有玉泉山,却显得愈发神秘。


玉泉山为西山支脉,逶迤南北、六峰连缀、状如马鞍;山势虽不高,但倚山面水、景色优美,且“土纹隐起,作苍龙鳞”,因此被视为风水宝地。玉泉山中距主峰东南约五百米处有一山泉,泉水晶莹剔透、色如素练,故名玉泉,山以泉为名。著名的燕京八景中就包括玉泉,初称"玉泉垂虹",后改为“玉泉飞虹”,清代定名“玉泉趵突”。


玉泉山成为皇家禁地时间极早,向来是皇帝巡幸避暑之所、皇家行宫所在地。公元十二世纪相传金章宗曾在这里建有玉泉山行宫、芙蓉殿。到元明以来,也都成为皇帝游幸避暑之地。十三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成昭化寺;明英宗年间,建有上下华严寺。


清康熙十九年将原有行宫寺庙翻修扩建,初名澄心园,康熙三十一年改名“静明园”,乾隆帝命人以玉泉山主峰为中心,连同毗连的诸峰及湖、泉大规模扩建,并在山巅建一高塔,仍名静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静明园遭到破坏,光绪年间曾修复。


1930年代,赫达.莫里循拍摄


在大量的玉泉山老照片中,多是泛泛的风景照。只有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循的照片最为详尽细致。


赫达·莫里循(Hedda Hammer Morrison,1908-1991),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1933年,她只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直到1946年离开中国。十三年间她到过中国很多城市,拍摄了大量中国人生活、建筑、文化和民俗等主题的照片,艺术价值极高。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九十年前这位女摄影师的镜头来全方位了解下京城这处一般人此生都难以进入的禁地。





这是从昆明湖远眺玉泉山,玉峰塔长期作为颐和园昆明湖的借景,高塔倒影湖中,留下“古塔名湖长相借,玉泉颐和混一园”的诗句。



这是从万寿山上看玉泉山和玉峰塔。



从长廊中远望玉泉山




远望华藏塔



登上玉泉山西南侧岭之顶峰,有一座围墙圈起的院落,南部为华藏海禅寺,只有三间庙堂。院落北部即是七级八面汉白玉石塔——华藏塔,也叫华藏海塔。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塔身全部用青白石砌成,塔高十二米,径长五米。



华藏塔最下方是八角形台基,台基之上为束腰须弥座塔基,束腰八面雕八相成道图。







塔基细节,花卉与凤凰、海兽、狮子等异兽,还有正文的覆莲。





华藏塔,须弥座束腰八角的力士,姿态表情不雷同。

赫达把八相成道图一个不漏的拍了下来,极为难得。


乘象入胎


降诞沐浴


出游四门


出家苦行


澡浴应供


四王献钵


降伏魔军


涅槃茶毗



塔基之上为两层仰莲,第二层仰莲为单叶重瓣,每瓣上雕似雕伎乐。之上为八角形塔身第一层,四面正位雕刻佛祖与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其余四面雕持金刚杵护法天王。




华藏塔塔身第一层细部,上图为文殊菩萨,下图应为观音菩萨,天王也形象各异。






山中石狮、月亮门和松树。


玉泉山内的景点数以百计,其中著名的有静明园十六景以及十六景之外的塔、洞、泉、亭、关、观等。乾隆亲自御定了十六景,每景以四字命名,并各题诗一首,这十六景是:玉泉趵突、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竹炉山房、圣因综绘、绣壁诗态、溪田课耕、清凉禅窟、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清听、镜影涵虚、裂帛湖光、云外钟声、翠云嘉荫。这十六景,每一景都是一处独立的园林景观,或者是一处园中之园,或者是包括几个景物的一组建筑群、风景群。




寺庙庭院里的香炉和门





石雕拱券门




玉泉山玉峰塔,它坐落在玉泉山脉的主峰上,它以优越的地势和精美的造型,成为静明园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还成为清漪园等数座御园最合适、最巧妙的借景。玉峰塔为八角九层琉璃砖塔,仿镇江金山塔的形制。




玉泉山单拱石桥



从玉泉山上看到的田野风光和石桥


玉峰塔、华藏海塔和单拱石桥




近景是香炉,中景是庙堂,远景是玉峰塔。但从照片来看,当时的庙宇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早已无人打理。



赑屃驮着御碑,不知碑是否还在。





玉泉山多宝琉璃塔




多宝琉璃塔所在为圣缘寺,在玉泉山的西麓,是一座规模较小的佛寺,琉璃塔矗立在寺内的一个小山坡上。这是一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琉璃砖塔,塔身呈不等边的八角形,东南西北四个正面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斜面稍窄一些。上下分为3组,共七级。塔身通高16米,整座塔身使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镶嵌而成。其在造型、高度、颜色上,与颐和园的多宝琉璃塔基本一样。


玉泉山几座塔中,玉峰塔耸立在玉泉山南峰峰巅,位置最高。北峰顶则建有妙高寺金刚宝座塔。华藏海石塔位于南山坡。西麓内的圣缘寺琉璃塔位置最低凹,一般不宜看到。解放后的圣缘寺琉璃塔图片很难看到。


引自《燕京胜迹》,1927年出版



山顶上的妙高塔


乾隆从十五年(1750)开始,大规模地扩建新建静明园的景观建筑。乾隆十八年,静明园的扩建工程基本告竣,园区范围扩展到玉泉山的四周,建起了高高的虎皮石围墙,此后还建成静明园最大的寺庙群东岳庙和圣缘寺。在北峰上建成了妙高寺、妙高塔以及周围的楞伽洞等佛教景观。



从玉泉山顶上看到的寺庙和景色




妙高塔,砖石建筑结构的金刚宝座塔,乾隆为了纪念平缅之战而建,高约17米,基座为砖石砌筑的方形平台,四面设石栏。中央大塔有双重基座。最下是亚字形基座,四面凸出的立面上开卷洞。其上是八角形基座。再其上是八角形石雕仰莲承托卵形覆钵塔瓶,再上面是十三天的塔刹。



这处石窟位于北峰东南接近山顶,紧临妙高寺。洞内外雕刻着大量密宗佛像,可谓是京城摩崖石刻之最。楞伽洞建于乾隆三十五年,是仿照杭州灵隐寺旁的飞来峰所建,乾隆在楞迦洞旁还题刻有“小飞来”三字。





这张图中三尊像,从左到右分别为红戟财宝护法,尊亲护法和宜帝护法。



这一尊为慈乌面勇保护法。




这两尊为狮面佛母,虎面佛母。








洞外摩崖各种密宗护法造像。





洞内的佛、菩萨像。


楞伽洞主洞口东向,依周边岩石,洞口呈三角型。主洞口外上方和北侧岩石上刻有大量佛像、题额、题诗。进入主洞口,内部供奉三世佛和四大菩萨。




此处为安养道场东窟。位于北峰西南麓,咏素堂遗址东侧,亦称“极乐洞”。洞窟较小,西向,佛像大量雕刻在露天山石上。佛像排列大致依照寺庙布局雕刻在山,最前南北两侧是四大天王,中间稍后是大肚佛,此区域象征寺庙中的天王殿。最后洞内是三世佛,象征大雄宝殿。周围山石上环绕众多小佛像,非常壮观。






布袋和尚及周边童子。





洞窟内的三世佛与窟外雕刻的千佛像。



这是北峰安养道场北窟与上面极乐洞紧邻,位于极乐洞西侧,咏素堂遗址北侧。整体坐北朝南,中间一块巨石上雕刻三世佛,上方文字“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

以上照片除标注外,全部为赫达拍摄,感谢她细致的留影,让我们可以从影像走进玉泉山,一睹这旧日皇家园林的秘密。